梦华录爆火,我却看上了剧中的它!清热祛湿还香绝了!
最近,流行一句话:广东人 YYDS(永远带伞)!
前阵子暴雨,今天又暴晒,天气就爱走极端,雨伞、阳伞总归得带一把。
潮湿和暑热的双重攻击下,感觉整个人被糊在空气里,干什么都提不起劲儿,连呼吸都好累。
是时候来点提神醒脑的菜式了!
正好最近看《梦华录》学到了一招:紫苏饮子(也叫紫苏熟水)。
赵氏茶铺的新品:紫苏饮子
紫苏药食两用,宋人发现它用热水冲泡后,可以消暑、祛湿、导滞、提神。
一经推出,立马成为风靡一时的大宋头牌饮品,地位相当于现在的奶茶、快乐水。
连宋仁宗都忍不住为它打 call,"仁宗敕翰林定熟水,以紫苏为上,沉香次之,麦门冬又次之。"
到了元代,还有文人盛赞它的消暑功力,"未妨无暑药,熟水紫苏香。"
时至今日,紫苏依然是应对暑气的民间智慧。
每个广东人夏季必备的藿香正气水,成分之一就是紫苏。
紫苏饮子听着雅致,其实做起来毫无门槛。
只需将紫苏叶焙干,再像冲茶一样用开水冲泡,就可以了。
袅袅清香袭来,人已清醒一半,两杯温茶下肚,热汗发出,彻底把魂魄拽了回来。
紫苏除了泡茶、入药,拿来做菜往往也有画龙点睛之效。
八九成的草木香气,夹杂着些许野性,闻着像罗勒与孜然的混合体,还带着薄荷的清冽。
只需一点,就能化浊解腻,促进食欲。
紫苏常常与肉类、河海鲜作搭,咱们广东人用它炒田螺、焖鸭。
北方的齐齐哈尔人、延吉人吃烧烤的时候,总爱用它裹肉,油腻顿消。
要是以为紫苏只能配荤菜,可就太没想象力了。
今天,我就奉上一道没有肉,却比肉还香的紫苏新吃法——
紫苏酱茄子
我这次用紫苏做了一个万能酱,走的是香辣回甜的路子。
配料各显神通:萝卜干咸香脆韧,豆豉醇香浓郁,小米辣、二荆条鲜辣扑鼻,大蒜、白芝麻增香提味。
别看它们一个个滋味突出,经紫苏的奇香一点化,可和谐了。
紫苏酱一次多做些,冰箱冷藏可放半个月。
平常拿来佐粥、下饭,当面条的浇头,或者夹馍、夹饼都美得很!
正好茄子当季水灵,价钱又便宜,烙成茄子饼,给紫苏酱当官配再好不过。
茄子切细条,用盐腌制杀水,这样茄子软化,煎的时候方便定型,还不容易吸油。
腌制的时候,最好再加少许白醋或柠檬汁,才能保住那抹绝美的淡紫色。
在茄丝间充当粘合剂的,是土豆淀粉。
用量相当克制,吃起来没有厚重黏腻的饼感,外皮酥脆、空气感十足,内里的茄子鲜嫩水润。
擓一勺紫苏酱,抹在茄子饼上,香、辣、鲜、脆、嫩,不断刺激着多巴胺的分泌,竟吃出了蚝烙的丰腴感。
茄子还能换成西葫芦、胡萝卜、青瓜、土豆,跟紫苏酱都能碰撞出别样风味。
6 月过半,消暑的战役才刚刚打响,大家不妨多吃些紫苏,对预防感冒、空调病也很有帮助哦 ~
- 紫苏酱茄子 -
[ 食材 ]
新鲜紫苏叶 100g 萝卜干 100g 大蒜 2 头 小米辣 3 根 二荆条 2 根 白芝麻 1 大勺 豆豉 1 小勺 盐 3 小勺 糖 1 小勺 生抽 4 大勺 蚝油 3 大勺 茄子 1 根 土豆淀粉 2 大勺 白醋 1 小勺
此配方为 2 人份
1 大勺=1 table spoon=15ml
1 小勺=1 tea spoon=5ml
[ 食谱 ]
1. 料理机中放入萝卜干、去皮大蒜、小米辣、二荆条、豆豉打碎
2. 新鲜紫苏叶切碎备用
3. 锅中放入 5 大勺食用油,油温 5 成热放入步骤 1 打碎的食材,小火炒干水分
4. 放入 1 大勺白芝麻、2 小勺盐、1 小勺糖、4 大勺生抽、3 大勺蚝油
5. 放入紫苏碎炒出香味后关火,盛出备用
紫苏的芬芳物质受热易挥发,一定要最后放,炒出香味就得关火
6. 茄子切成细条,放入 1 小勺盐、1 小勺白醋,抓匀腌制 15 分钟
7. 加入 2 大勺土豆淀粉拌匀,让茄子条均匀沾满淀粉
8. 平底锅放入 2 大勺食用油,放入茄子条铺平,中小火煎至定型翻面,两面煎至金黄
9. 最后切块铺上紫苏酱即可
煎好的茄子,穿上了一层薄脆的外衣,出落得活色生香。
强烈建议你们先不蘸紫苏酱,吃一块原味的。
趁热咬下一口,咔嚓——
这是牙齿磕破酥脆外壳的声音,清脆悦耳,随即,陷入一片柔软。
茄子肉保持着鲜嫩、莹润的口感,却不软烂,简直妙不可言。
接下来,就要宠幸我们的紫苏酱了。
摊到茄子饼上,不用抹得太均匀,吃的就是口感上的落差。
入口便是紫苏撩人的芳香,紧接着微微的辣意、浓烈的豆豉酱香袭来,稍加咀嚼,茄子清甜的汁水在舌尖荡漾开来。
玩心大起,用两片茄子饼夹住一勺紫苏酱,带来双重快乐。
说起来,对付暑热,宋朝人真的很有智慧。
拿花叶、香料、药材做成各式饮子(熟水),清香好喝之余,还能对症调理身体。
像李清照晚年身体虚弱,为了缓解暑湿脾虚之症,常饮用白豆蔻熟水。
跟咱们广式凉茶、养生花草茶的思路还蛮像的。
你们还有哪些感兴趣的宋式美食,也可以告诉我,万一就来个复刻呢~
你可能还想吃